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受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调换政策扩大影响,今年一季度冰箱等家电产品和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3%和26.8%。全国商业设备更新加快,工业企业机械设备采购额比上年增长9.4%。今年以来,日本加大力度扩大实施“两新”政策,成效不断显现。另一方面,消费品调换政策也受到影响。成效显着,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真金白银”。相关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尤其是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绿色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正在推动产业精细化,持续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公布财政支出,坚决支持“两新”政策的实现。前三季度全国一般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其中,科技支出7105亿元,增长6.5%,有力支撑了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加快债券资金运用,部分资金将用于支持“两新”相关项目建设,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改善,为经济发展积蓄能量。同时,各地根据中央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提供地方资金,细化配套政策,优化补贴流程,保障地方大型装备改造、乘用车更新改造、家电改造等“两新”政策顺利实施。例如,山东省通过设备购置补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又如,重庆市推出“技术改造专项融资”政策,通过网上税务业务对话平台精准提供税收优惠信息。 “两新”政策:人和企业 目的是o 为人民提供福利。只有政策有效落实,老百姓才能享受到更多实惠,企业才能享受到更多便利。如何才能有效落实“新两个”政策并确保其效果持续?在确保“两新”政策落实过程中,必须坚持“秩序”和“平衡”原则。在“时效”上,我们将继续做好调度进度、监测落实、跟踪效果、有序拨付中央资金、分阶段完善任务等工作,避免“沉淀”。在“平衡”方面,各地方政府或许会希望细化资金使用方案,优化补贴支付方式,确保资金平衡使用,避免出现“寒温缺口”。 “两新”政策不是简单地推动淘汰设备,而是旨在通过更有力的手段加快进程,最终提高产品产量。通过超越产品数量和生产效率来提高生产力。引入更多新活力,也将有利于缩短数字化、网络化、产业智能化转型阶段,推动新事物、新城堡的发展,为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事物提供更多空间。为此,有必要:F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释放乘数效应,释放供需拥堵点,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可以建立统一标准的配送体系,优化完善物流体系,提高基础物品的配送效率。在加速数字智能赋能方面,连接跨职能数据可以缩短审核流程并加快拨款速度。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可以打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强化服务能力。其次是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实,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就能以更新促质量提升,将政策伦理效应转化为发展驱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不断进步。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张梦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理论评论频道接受投稿。原始评论和理论文章可以在cepl#ce.cn (#a @)找到。更多信息请参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文。
(编辑:年伟)